Henry's Blog自學經驗分享6: 視教材之於孩子「鳥則擇木,木豈能擇鳥!」
    《Henry's Blog自學經驗分享6》
    ✨視教材之於孩子「鳥則擇木,木豈能擇鳥!」
    ✔評估教材是否適合孩子-自己先讀最有說服力
    ✔隨時調整教材享有彈性-以階段性目標來規劃
    ✖失去教材傍身的安全感?!
    ✖孩子的學習模式愈來愈飄忽不定?
    (教材提問在留言)
    教材在我眼裡是從成片的樹海中挑選,再怎麼木秀於林,也該是如鳥兒那般靈動的孩子來感受與體驗是否適合。再多人肯定的教材,我也不會直接選用;多麼權威的認證,我也不會直接信服。
    聽聞某項教材第一印象不錯,列入觀察名單:多蒐集經驗分享,盡量不看主觀評價,找客觀具體的介紹與描述,優先找影片、照片。
    通過觀察才列備選名單:找Henry來聊,一起看找到的資料,試著讓他了解這份教材對他階段學習的意義,再觀察他的反應?直覺很厭惡的就淘汰,明顯被吸引的趕緊尋找試用機會,教材很多時候就是直覺最準。真正要進入試用前,我先讀過試過。
    以上做法,始於Henry 3歲開始貼貼紙的啟蒙教材,已是能表達能互動的年齡,我希望媽媽的陪伴是以他為主體。也許他根本是無意識的亂做決定,但這3歲開始養成的共學模式,他的記憶就是「#我媽從以前就尊重我都讓我參與!」我也沒那麼矯情,不顧一切而只顧孩子的感受,我圖的是,孩子參與的同時也會自我要求有責任感,#自己選的要認!(管你是認了,還是認真😏)
    小一後的短暫回校與自學,我發現學區小學提供的網頁資訊很方便,也就以台灣課綱搭配學校規劃的每週學習進度大綱為主軸,跟著買學校教材,視需求加自修。例如,國語我年年買自修買到中年級結束,學校採用翰林版,自修恰好有很多修辭與寫作的延伸。(其他科都買答案,反正導師會給複習卷)
    確立了中文學習對齊學校進度,英文各科就參考美國課綱,因為學習原則是要和中文學習做對照,我乾脆不用紙本教材,以數位來彈性搭配;連英文課外書都極少買,一直是中文紙本搭英文數位。英文只有三套教材是紙本:買一套Phonics & Spelling自認很重要但完全沒寫,失敗;一套PDF社團的寫作文法學習單,勾選造句/重組/改寫等有助寫作的練習,很快直跳Grade6;一套Essay Writing Framework,讀完但沒寫完(堅持以口說方式練寫作)。
    結論:
    我是非常不喜被教材束縛的家長~ 選用後也很愛跳著學。唯一有始有終走完全程的教材,大概就是自然實驗班的教材,寬鬆的隔週上課安排加上完善的補課制度,低中高自然實驗每一本都做好記滿。
    ==========
    ✔評估教材是否適合孩子-自己先讀最有說服力
    教材少用的的用法,就是要堅持認真用而且精準用!
    ❶認真用
    以英文為例,Headsprout啟蒙Phonics,我買兩個帳號,自己先做一關,筆記寫下我領悟的重點,視情況找資料研究或補充,再搭配筆記陪Henry做一次他帳號的關卡。IXL多年來也是兩個帳號,初期雷同,之後我以備課方式概略看過每個題型的example說明,試做題目掌握題型重點,搭配其他數位教材設計成專題式學習書面,共學後再讓Henry刷自己帳號的題目當作業。
    一直到去年剛接觸Outschool的課程,最早的Flex寫作我陪著Henry研究,一起看影片一起寫(結果我跟不上);即席課程我研究老師的課綱備課,幫他找好英文影片與中文書對照預習,試圖給他完整的一套專題式自製教材。我放手的時點,是去年考完FCE後,因為我跟不上他的學習速度了~ 各科我都退到補習班班主任的角色,負責排課、提醒上課與追殺作業!
    ❷精準用
    我自小對「目的」就莫名的執著,讀法律喜歡分析立法目的,寫計畫喜歡圍繞研究目的囉唆,自學我也想要清楚的掌握並表述我們的目的,當年我寫「睡飽增重變健康」時,一群烏鴉飛過。目的,就是我的方向,我希望做任何選擇當下都能記得身處何處,東西南北清清楚楚,偏離要有意識,轉向要有自覺。因此,選用的教材,我一定要找到用他的目的才用下去!
   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,Henry的自學就像我繼續著自己熟悉的研究計畫工作,只是主題換成Henry選。外人看來很辛苦繁瑣而且瘋狂,於我反而是輕鬆好起步的模式,例如持續記錄與檢討評估,以前就是我的日常,挪到陪孩子自學還多了更多情感支持。當然,為了精準用我必須投入很多「研究」,我也是喜歡學習、閒不住的勞碌命格,也就樂在其中。
    認真用與精準用,徹底陪伴與掌握目的的用法,也會影響Henry對教材的態度。雖然教材用的不多,每一項,他都投入很多心力,至今仍能回顧自己從哪一套教材獲得哪些收穫。這對自學力的養成至關重要,再好的教材如果走過就遺忘,孩子將無法應用記憶去提煉出下一階段的學習力?從教材學到的知識不是重點,#我期許能從教材習得學習方法
    ==========
    ✔隨時調整教材享有彈性-以階段性目標來規劃
    這部分就是搭配《自學小習慣分享3》
    ✨學習規劃必設定階段性目標!!盯執行過程!!
    (文章連結放留言)
    ==========
    ✖失去教材傍身的安全感?!
    迫切需要教材的是孩子,還是家長?我時常這麼對自己提問。
    記得大學時最大的衝擊,莫過於教授不用教材!他就是直接講課、一邊黑板畫圖寫些關鍵字,然後一學期就這麼過了……😱 好在我們系上有完善的共筆制度,當然還要感謝那些挺身而出維繫制度正常運作的優秀同學,我才能活下來。也是這樣的衝擊逼得我思考:難道沒有指定教材就不另外讀教材?到底是傳說中的經典教材重要還是教授的黑板重要?
    上大學前,我是老師給什麼我就認真讀遍的好學生,當然是擁教材派,聯考世代也算政治正確。上大學後,所謂的經典和必讀,重新被定義,不讀的能打通任督二脈的大有人在,倒背如流卻無法發揮作用的也是歷歷在目。我希望自己養成通透的學習力,再後來,希望自己能引導學生養成,最後就是心很大的想讓Henry擁有!
    我很幸運我沒有什麼掙扎期或矛盾期,可能是長期自學已習慣閉門造車,也可能是Henry小時遲緩落後自成一格的悠哉,延續至今。然而,時常在教育社群潛水蒐集資訊時發現,擁教材派仍是義務教育的主流,師長結合專業推,理所當然;少數家長甚至當成信仰般仰望,說得神蹟再現卻無法具體勾勒特點,圖的只是教材傍身的安全感?
    很抱歉我直白的寫出來了,我的真實感受。
    過去一直被問:為何不用哪些教材?
    真的很煩。為何我一定要用那些教材?為何不用一項教材還要知道為什麼?我只需清楚掌握「我選用的教材是為了哪個目的」,也就可以跨大步自學了,不是嗎?
    如果家長能在熟悉一項教材的前提下,選用自學或為孩子找位老師引導,我也看好能發揮師長結合專業推的成效。如果只是信仰…… 問自己為什麼信,不要問別人為何不,有些人就是無神論。
    ==========
    ✖孩子的學習模式愈來愈飄忽不定?
    上個標題我打了問號驚嘆號,因為自己沒親身遭遇。這個標題是我親身經歷,還是進行式,所以是問號。
    跟著教材走,有依有循,讓我想起高速公路沿途都看得到公里數標示牌,一高看到100就是新竹到了,能識別,能預測。而且這類路上會有很多同好或同行者,開長途也不孤單,頂多偶爾遇到為炫耀而亂尬車的而已🤣
    沒有教材就像走小路、或時常換路探險,就算是有導航的時代,一條沿路沒有標示而且未見人車的小徑,難免心驚膽戰:真的通嗎?不會愈走愈窄然後卡住吧?有趣的是,當你習慣脫離康莊大道獨行後,儘管忐忑,卻也不甘直接掉頭回到坦途?可能就是在遲疑時放慢速度,盯緊導航確認方向,試圖轉來轉去,想證明自己可以成功挑戰迷航之旅!
    目前Henry就是在證明自己,可以看著導航、卻不聽導航的建議,仍能及時趕在明年暑假,到達國中同齡生身旁停好車。媽媽已開始提議,試試某教材吧?參考參考?就看他何時放棄自我證明。
    ==========
    後記:
    因為不是教材派,失去教材標示與預測,我也就依賴學校考試、語文競賽與英檢,階段性的識別或預測Henry的程度。
    五年級一整年為了遷就醫療需求,沒回學校參加段考,也難免擔憂。不過,我們的自學目的原本就是設定「為了健康」,擔憂幾秒也就看開了。反正國中就回去走高速公路了,跟不上就開慢點或下交流道休一下。 

     

    點入可直達本文原出處,歡迎按讚留言支持亨利媽咪!

    #線上外師課程  
    #線上英文 
    #英文課程
    #Outschool 
    #outschooltaiwan
    #outschoolhongkong

     

    Happy Outschooling!

    ▶️歡迎加入 Outschool 台灣/香港 TW/HK 

    臉書社團將不時舉辦活動送上課金喔!

    ▶️Outschool 台灣區中文版簡介

    ▶️Outschool 香港區中文版簡介

    包含常見問與答

    ▶️LINE Outschool 討論社群

    家長群組討論區

    ▶️LINE 台港官方客服帳號 @outschooltw

    服務時間: 周一至周五 9am-6pm

    ▶️訂閱 Outschool TWHK Outschool 台灣香港 YouTube 頻道,內有新手指南&課程介紹影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