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nry's Blog分享:《真的有人喜歡學習?真的有人喜歡學習英文?》
     
    《真的有人喜歡學習?真的有人喜歡學習英文?》
    家長問:Henry在Outschool上課的影片看起來真的很開心欸,要怎麼培養孩子「喜歡學習」?「喜歡學習英文」又要怎麼培養?
    這問題我做個家庭問卷來回覆~
    Q:爸爸最喜歡什麼科目?英文嗎?
    A:英文是拿分用的(意思是善長囉),大學以前喜歡數學,大學以後喜歡經濟!
    Q:Henry最喜歡什麼科目?英文嗎?
    A:當然是英文!小時候覺得學英文很好玩,後來覺得學英文讓我懂很多知識!
    Q:媽媽最喜歡什麼科目?當然不用問英文😂
    A:我對國文的評價跟爸爸類似,從小到大都喜歡史地,高中開始喜歡法律~
     
    我跟爸爸在大學之後都曾努力忠於自己的興趣,至少盡力了,過程中我們犧牲了很多,例如興趣和錢財很難兩全,直到要養小孩才意識到錢財很重要,小小的遺憾,倒還不至於後悔。因此,我們也很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興趣去發展,至少當下的內在動機強大,無論是成效或滿足感都容易獲得。
     
    回到Henry的英文學習,「小時候覺得學英文很好玩」其實是我刻意營造的環境!Henry沒上幼兒園,小時除了才藝體育課程當作早療,一切的學習都來自我的引導與陪伴,我把國語和數學看得很重,信奉母語學好自然有能力學好外語,刻意不給Henry英文相關學習。結果在Henry 4歲半時,開始逛FB教育社團的我受到震撼教育~ 其實雙語可以並進,我錯了。
    爸爸覺得還不晚,給Henry英文卡通他就會喜歡學英文!果然被潑了一大盆冷水,只要我們一轉身離開客廳,Henry就調回中文發音,初期只學到熟練地操作遙控器。於是我們改為重質不重量,卡通時間一定陪著,死鎖著英文語音,一天先從兩三部開始,不開放中文卡通。在這之前Henry的日常沒有電視,於是他很快習慣「想看卡通一定要聽英文版」的原則。除了卡通,我也開始轉買英文學習類的桌遊和手作書,營造英文雖然陌生卻很好玩的印象。起步的學習始於好玩,也就不至於太排斥。
     
    上小學前,同時學注音和Phonics,我發現Henry的中文強勢不再干擾他的學習胃口,於是我狠下心做了區隔,中文大量紙本閱讀我親自陪,英文數位教材與影片閱讀慢慢讓他自己學。這決定又為英文學習大大加分,英文不但有卡通、還有可以擺弄筆電和平板的機會!也不知是科技感還是自主性哪一項吸引他,最後的平衡就是方便維持長久的中英同步學習。數學和其後的自然社會科也做了中英同步與區隔,例如紙本手寫數學是中文,桌遊和Khan Academy Early Math穿插讀英文題目;例如自然社會科共讀中文雜誌和書本,英文IXL刷題和Brainpop等數位學習給他電玩感。
     
    然而,快樂學習一直是被台灣主流價值所唾棄😂,畢竟孩子一路12年國教難逃升學主義的制約,早晚而已,回體制誰理你快樂學習?是啊,道理大家都懂,我也沒那麼天真,只是我希望Henry能從快樂學習開始,保有曾經快樂的學習記憶。以前我寫過文分享,快樂學習的轉折點會落在孩子求知慾明顯萌芽時,他會問很多為什麼還不算,那只是好奇心,可以耐心等到他問完會認真聽答案、還會追問、還繼續思考的時期~ 偶一為之也可能是求知慾萌芽。
    把握此時,重視他的提問,慎重的和他做成專題學習,示範找資料與討論,試著引導他跟進操作,最後還要示範如何摘要,重述最初的提問並給出可能的答案。Henry是在上小學前一年開始,隨著注音和Phonics同步學,大量閱讀(聽讀)新小牛頓和康軒初階/進階雜誌,大量收看美國教育頻道的影片後,天天十萬個為什麼。十萬個裡頭,只要找出一個,做成模組,給孩子一份WOW我好厲害、我自己找答案的成就感,他會有慾望模仿,也就更強化他的求知慾。求知慾絕對是喜歡學習的重要元素,而且偏向內在動機,如果能把握內在動機並一再強化,絕對會比外在動機有效果且續航力強大(外在動機一般是獎勵或督促)。獲得成就感,也就能在學習後感受到自信與滿足,快樂的學習也能轉換成學習後感到快樂
     
    Henry算是幸運轉換成功的個案,小一雖然遭遇健康亂流,初次進入體制的他,也不會嫌棄體制教學無聊無趣,唯一對導師很抱歉的就是他不愛寫制式作業,還找老師「協商」;上課倒是很愛,他回家總是吱吱喳喳講個不停,老師今天說了什麼,學過的主題從媽媽換成老師說,仍有新鮮感。之後正式申請自學時我也摸熟Henry的脾性,他喜歡學習,不愛練習!例如一直學寫新的生字造詞他喜歡,生字多寫個兩次就翻白眼。這問題我仍在跟他抗衡,每每眼前都會出現平底鍋拍下去的畫面,畢竟只學習而不練習,基礎可能不穩。
    再大一點,孩子會有憧憬,對未來職業與生活的憧憬,此時要把握每次說教的機會,洗腦都要洗這句:「學海無涯」(當然就是包裝成各式各樣的故事來置入性行銷)。學習不只是學國英數,不只是學校教的那些事,各行各業都需要學習,活到老學到老,退休生活的規劃也需要學習。將學習的概念,轉化成實現夢想的路徑,小路大路隨他選擇、給孩子多點彈性與自由,學習這概念會愈來愈正面,也就能淡化或調適過程中遭遇的壓力感或挫折感。
     
    最後就是隨時為孩子「示範學習」~
     
    相信我,寫到這裡我仍不覺得以身作則多有用,我大概每天都埋怨個三百遍,以身作則根本沒有用!有趣的是,如果家長埋怨過後仍能繼續以身作則,示範的才是「信念」,而不是「為了示範而示範」。
     
    就像我每天都很苦情的陪著Henry算數學,小時候陪他一起寫、寫完來比較算式和畫圖哪裡不一樣?長大了就是陪他訂正,錯題我也跟著算一遍,覺得解答的算式無法解釋就google看看有無影片解說,一起研究。我跟他分享我的數學是在哪一年宣告放棄治療,看影片發現解法跟我以前學的不一樣,也跟他分享媽媽終於在30多年後真正學會解題的成就感。媽媽曾經那麼痛恨數學,卻也陪著他重新學習,並從中收穫,可見學習本身多正面!
     
    至於孩子的興趣已經很強烈的項目,也就不用捨命陪君子了,生物、化學、物理和地科,脫離科普共讀後,我一樣一樣放手,然而我隨時關心他的動向與進度,也才有為他在Outschool找課的故事。還有些彼此都有興趣的項目,學習就內化成日常了:像是爸爸陪著他一起學直排輪曲棍球,總能一起運動;音樂是媽媽的最愛,當然陪練樂器;Henry也承襲了爸爸媽媽對社會科學的興趣,相關話題聊不完。
     
    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,必須學的他卻不一定認同,底線就是「多關照他的感受」,不喜歡?要重視他的感受,探尋他的理由。我常這麼回應Henry的不喜歡:「只要你能有條理的描述為什麼不喜歡,我尊重你放棄的決定,但是你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。」(最經典就是寫字寫到能辨識這件事,我們真的是包容到懷疑人生)
     
    Henry的乾媽總說「你實在很好命啊!你真的是生來踩你媽媽底線的!」也許就像辯論吧,先找到Compromise 的一方,不是他退讓,是他吸納了另一方。(每天我都進行無數次阿Q精神勝利法,深呼吸放過他,也是一種學習~)
     
   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#debate
    #自學資源
    #IB自學
    #IB
    #自學

    #線上外師課程  
    #線上英文 
    #英文課程
    #Outschool 
    #outschooltaiwan
    #outschoolhongkong

    #線上外師課程
    #線上英文
    #英文課程
    #Outschool
    #outschooltaiwan
     

    Happy Outschooling!

    ▶️歡迎加入 Outschool 台灣/香港 TW/HK 

    臉書社團將不時舉辦活動送上課金喔!

    ▶️Outschool 台灣區中文版簡介

    ▶️Outschool 香港區中文版簡介

    包含常見問與答

    ▶️LINE Outschool 討論社群

    家長群組討論區

    ▶️LINE 台港官方客服帳號 @outschooltw

    服務時間: 周一至周五 9am-6pm

    ▶️訂閱 Outschool TWHK Outschool 台灣香港 YouTube 頻道,內有新手指南&課程介紹影片。